■ 本报记者 薛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距离云南玉溪市东南约两公里,有一座因山体顶部耸立有元代所建白塔而得名的山,原名白塔山。1958年白塔被涂为红色,更名为“红塔山”。举国闻名玉溪烟厂所产名烟以红塔山为名,而以卷烟工业为主体的跨行业跨地区的红塔集团,亦以红塔注册。红塔集团的无形资产一度达480亿元,被称作全世界最贵的“山”。“在玉溪的经济总量中,红塔集团一家就占据六成多,十几家商业银行围绕红塔集团展开了‘惨烈’争夺……”语速比常人快半拍的王志斌,说到“惨烈”两字时,竟慢了半拍。
2007年,王志斌从云南省分行来到玉溪分行任行长助理,分管个人业务。那年由于股市异常火爆,玉溪分行仅基金就卖了35个亿,然而这个漂亮的数字并未让王志斌兴奋,“今年老天赏你个好收成,明年呢?靠天吃饭最不靠谱!一定要打造一个好的营利模式。”在王志斌看来,银行好的营利模式无非就是做一次能吃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意,如个贷,银行卡。
2008年,红塔集团员工团购商品房项目启动,总量达到5000余套,开发品质、价格、地段和购买群体在当地都有无以伦比的优势,“这么好的项目,如果做不成,玉溪建行个人贷款业务就没有出头之日,而且将丧失客户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
但是,建行是靠“建”字起家的,对烟草行业一向支持不多。而且红塔集团的代发工资全部在工行,开发贷款的投放也在工行。工行专门为集团员工量身订做了额度10万元为期两年的免息分期信用卡。“这种天然优势哪家银行能比?”那时,红塔集团特意发了一个文件,建议职工选择在代发工资的银行贷款。
不能再等了!在市分行领导的支持下,王志斌决定立即出击。想先找红塔集团的工会主席,约了几次,人家都推脱不见。“管不了那么多了,硬着头皮上吧。”王志斌清楚地记得,见工会主席的头一天,他一夜未眠,满脑子都是第二天见面的情景,想到了各种可能性,设计好了几套应对方案。
工会主席开门见山:“集团已经开会了,推荐在工行贷款。不说别的,在你们建行贷款,职工还款问题怎么解决?如果贷款20年,职工要多跑240趟银行!”
这是预料之中的结果。王志斌避重就轻:“建行是全国最大的住房贷款银行,全省最大的公积金受托银行,也是全市惟一的一家公积金组合贷款银行。我们有一个网点在红塔集团对面,职工还款很方便……”语速极快的王志斌一口气说下来,工会主席惟对“公积金”仨字稍有动心。王志斌似乎看到了希望:“您不是担心职工还款吗?我们可以为每位职工提供一张公积金龙卡,公积金自动到账,还款人可以随时查询、提取公积金……”工会主席终于吐了口:“那好,你们试试吧,只要职工愿意。”
很快,王志斌组织了6个营销团队,深入红塔集团的每一个车间,发动全民战争,一个职工一个职工地去营销,“建行能做到分期放款(工行当时还不提供此服务),假如您共贷款30万元,我们可以一次限时审批,分期支用,按开发商的缴款节奏,分三个时期放款,这样你的利息不就省多了。”
“轻舟已过万重山”,等工行明白过来,王志斌带领团队已经从他们手里抢走了接近一半的业务量,“那可是3个亿的个贷啊!后来我们乘势而上,先后发了近4000张公积金龙卡。”
采访时,王志斌拿出公积金龙卡给记者看,笑着补充说,这张卡片每年给分行带来几十万的中间业务收入。
之前,当地公积金中心对这张小小的卡片并不感冒。一次,王志斌问公积金中心的负责人:“干公积金业务那么多年,您最担心什么?”负责人答:“客户公积金管理风险。”原来,全国不少地方都曾发生过极少数公积金缴交单位的财务人员,冒领职工公积金的现象。“公积金龙卡是一个人对一张卡,银行办卡时会进行严格的身份核实,提取的公积金只能入卡,别人不可能冒领。另外,这张卡有账户短信提醒服务,还可以查询公积金余额。”
然而,王志斌这些设想都要建立在系统支撑和制度完善的基础上,为了使系统尽快达到设计要求,王志斌陪同公积金负责人到天津市分行和公积金中心学习取经,又到了建设部公积金管理司了解最新政策动向……最后,在云南省分行的全力支持推动下,总行信息技术部在全行公积金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专门为玉溪分行订制了特色化的业务功能。
如今,玉溪公积金中心每年安排每张公积金龙卡5元手续费,建行减免5元,对缴存职工不再收费,有效解决了龙卡年费分担这个发卡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
记者的话:
采访时记者对两个细节印象比较深,一是这个从省行下来的“飞鸽”型干部在玉溪一干就是4年,且他干的都是铺路的事,如今,红塔集团将企业年金和工程造价咨询业务都给了建行,这让王志斌颇感自豪。还有一点就是,他说不应把读书当成退路,而是进路,“不能说我什么都干不好,就去读书”。毕业于厦大的他,在玉溪完成了研究生课程的答辨,考取了全省首批国际理财师资质。他形容自己的学习就像“拳不离手”,“管理者一定要知道方向在哪里,要走一步看几步,不能赢了现在,输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