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 小型张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六十周年(和平颂) 邮票
■ 宝木
5月的明媚春光,让人们享受着春季迷人的惬意,藏市也迎来大量集藏者光顾。本来这个季节应是春季行情最为热闹的时刻,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春节后藏市一度显现“马上来钱”效应,惟这种依托“文交所”概念逞强的行情并不长久,特别是当那些“文交所概念品种”昙花一现后归于平静,整个市场趋势也就重回沉寂。不过,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却是春季新品频现,一级市场抛压卷土重来,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刚刚有些许振奋的投资者,只能无奈地再度选择观望,毕竟以卵击石并不可取。
邮市篇
新邮颓势再现
今年发行的新邮已现较清晰弱势,统计2014年5月10日已发行的10套新邮(含特9“落月成功”),套票打折占据5套,小版张2种中的1种(“网络生活”)低于面值,小本票1种勉强维持在面值上方,而1种小型张尚在面值上方。虽从上述情况看,打折品种主要集中在套票上,但如果对比去年同期品种,依然可发现新邮整体走弱现象:一是强势品种或题材出挑的品种溢幅明显收敛,且高开幅度收窄的同时,下跌速度快捷,往往不出几天就基本定位。这种表现反映出市场对新邮兴趣徒降,承接匮乏成了价格快速到位的真实写照。二是弱势品种跌幅一步到位,题材或设计平庸新邮乏人问津,也造成新邮发行伊始市价跌破面值,且向市场上打折票价位靠拢,像“保护消费者权益”、“网络生活”、“青岛园博会”和“猛禽(2)”套票即是如此。
新邮孱弱之际,前两年发行的邮票价格也在下沉,这可从市场上打折票的下跌窥得。随着一级市场抛压大增,1.2元面值打折票折扣率明显放大,3月底折扣率尚在42%,而到了5月中旬已上升至48%,增加14%,这让不少经营打折票的商家倍感压力,进货积极性遭挫。与此同时,2013年发行的新邮套票价格不断下沉,“母亲节”、“龙虎山”、“古代文学家(3)”“豫园”和“水稻”套票下跌至2.3元、2元、2.7元、2.7元和1.4元,自然2013全年份票创出110元新低也就能理解。
5月份发行的“和平颂”和“鸿雁传书”套票走势颇低调,价格分别由面世初的3.6元和1.8元下跌到5月中旬的2.6元和1.5元。因乏人跟进炒新,使原本想短线炒作的庄家铩羽,抬高期货收购者更是血本无归。从4月下旬到5月中旬,新邮发行进入高潮,5套邮票加上4套纪念邮资封片,形成2014年新品发行的第一个高潮,对市场负面影响已形成。
热品凤毛麟角
“文交所”挂牌品种虽在不断增加,但市场投资者的热情似已荡然无存,不少新上市品种走势毫无激情可言,尽管仍有个别已挂牌品种逆势上扬,可惜人们对此已麻木,跟风者有限,对市场的影响也同样难见。5月份市场上只有“庚寅虎”全张票、“招商局”和“红军邮”邮票出人头地,价格分别攀升到480元、24元和95元(收购价),其他品种则在回落。其中“凤翔年画”兑奖小版张和丝绸小版张分别下跌至10.5元和16元附近,“洛阳世展”和“邮联六大”双连小型张也分别回调到77元和38元,“清明上河图”和“洛神赋图”小版票滑落至48元和47元,“三国演义(5)”、“武当山”和“龙门石窟”小型张则分别下挫到8.2元、8.5元和6.5元左右。
版票热度不均
市场上的版票走势低调,整体表现跌多涨少,其中不少在3月份扬升的品种继续回调,而涉及的大多数为市场主流品种,包括“三驾马车”板块在内,当然近两年发行的小版张下跌也不出意料。5月中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小版张分别下挫到170元、50元、29元、100元和55元,“古代书院(2)”、“民间灯彩”、“昆曲”、“中国与世博会”和“珠江风韵”小版张分别滑落至15元、31元、21元、21元和9.7元,“儒林外史”、“红色足迹”、“丝绸之路”、“关公”和“改革开放”小版张分别低盘在20元、17.5元、12元、27元和17元。
第三轮生肖版张的走势相对平和,其中“甲申猴”、“乙酉鸡”、“戊子鼠”、“辛卯兔”和“壬辰龙”全张票分别在610元、206元、205元、105元和325元盘旋,“丙戌狗”、“丁亥猪”、“己丑牛”、“庚寅虎”和“癸巳蛇”小版张则分别微涨到37元、45元、69元、48元和35元,“甲申猴”、“丙戌狗”、“己丑牛”、“庚寅虎”和“壬辰龙”赠送小版张也分别小升至77元、65元、23.5元、20.5元和27元。此外,今年初发行的“甲午马”全张票和小版张也分别盘桓在130元和37.5元左右,短期处于回稳状态。
双连小型张的波动非常频乃,但价格震幅趋窄,成交相对活跃。5月中旬“悉尼奥运会”、“改革开放”、“世博会”、“无锡亚展”和“十八大”双连小型张分别在120元、47元、40元、43元和32元整理,新亮相的“邮联七大”双连小型张因货源大量沽出,价格下滑到20.5元,后市跌破20元售价的可能性不小。
纵观4月下旬至5月中旬的邮市盘面,春季行情已渐行渐远,在抛压加大的情形下,投资者只好退避三舍,也使得市场无可奈何地选择提前歇夏,而这种走势为2014上半年的邮市定调——热品冲高回落、行情昙花一现、市场调整依旧。
币市篇
币市在新品不断入市的压力下,导致资金面吃紧,向下调整的趋势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改观,加之国际金银价格举步维艰,市场逞强的愿望淡漠。
新品阴跌不止
今年发行的新品种走势低调,尤其是每次货源抛入二级市场,就会形成价格下台阶的现象,这对投资者心理造成不小的阴影,也使得市场买气萎缩。如2014年发行的“南京青奥会”、“峨眉山”和“落月成功”金银套币价格继续创新低,5月中旬,“南京青奥会”金银套币下挫到4650元,2盎司和5盎司银币也分别创出980元和7600元新低,“峨眉山”金银套币则下沉至4450元,1公斤银币已跌到10000元附近,“落月成功”金银套币则回落至5400元,创新低之势难挽。“甲午马”彩金银套币和本色金银套币价格分别盘旋在4800元和4500元,“甲午马”5盎司彩银币则下跌到3800元。唯一表现抗跌的“中法建交50年”金银币在9300元整固。
流通币陷徘徊
流通币板块中相对活跃的板块,集中在贺岁系列和人物系列上,但价格波动不大。5月中旬,“癸未羊”、“甲申猴”、“戊子鼠”、“壬辰龙”和“甲午马”贺岁流通币分别盘旋在265元、105元、85元、10元和8.8元,“宋庆龄”、“毛泽东”、“刘少奇”和“邓小平”则分别维持在48元、31元、10元和26.5元附近,“和”字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流通币分别为61元、32元和15元。此外,2014版1盎司“熊猫”金币和银币分别在8300元和160元成交,虽然国际金银价格有所反弹,但由于市场抛压增大,价格较一个月前仍略有微挫。
展望后市,随着“歇夏期”即将拉开帷幕,藏市低迷调整的状态会延续。但投资者也不必过于悲观,因为近年的藏市“歇夏期”绝非以往那样出现门可罗雀和惨淡经营的市况,仅仅是人气的阶段性下降和一些高价藏品的价格回归,说不定这同样会营造一次低吸的机会,至少在过去的5年中,“歇夏期”的后期或结束之后,邮市都会形成一波修复行情,就要看每个人是如何对待与挑选品种了。或许,甲午马年的“歇夏期”将是个悲情的市场,但又是个机遇,至少可说是个短线机遇,投资者不妨将精力放在把握吸纳节点上面。
邮票王国——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首套邮票
■ 宝木
列支敦士登是欧洲四个袖珍国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15个微型国家之一。这个国家不仅没有自己的海关和货币(用瑞士法郎),也没有外交(唯一大使馆设在瑞士)和军队,只有数十名警察,自然你也找不到机场和火车站。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土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4万人的国家,其人均国民收入却超过3.6万美元,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那么其财源来自于何处呢?旅游、资金税(千分之一)和银行收入不出意料,而目前发行邮票的收入占据其10%的份额(历史上曾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着实令人惊讶,也由此成为一个非常特殊的产业。
列支敦士登的邮票业绝对是该国的著名产业,其每年发行15—25种邮票,每种的印量在50—100万枚之间,其中的八成向全球发行,供集邮者收藏。由于发行的邮票以精美闻名于世,而位于首都瓦松兹的邮票博物馆内,陈列的邮票之多、精美程度之高,均系世界首屈一指,故列支敦士登有了个别具一格的美誉——“邮票王国”。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与会的列支敦士登展馆内,就以50000枚列支敦士登邮票组成了一幅描绘首都瓦杜兹美景的古典风格油画——《鸟瞰瓦杜兹城》,系画家约翰·雅各布·施密特于19世纪早期创作的作品。此画让不少游客兴趣盎然,驻足参观者大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邮票王国绝非浪得虚名。
列支敦士登于1912年发行了第一套邮票,距今已逾百年,在2012年邮票发行百年之际,曾经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其中一项就是由列支敦士登邮票印制局公开举办的邮票生产流程赛,从第一道工序蓝色油墨印刷开始计时,邮票经历从蓝色油墨印制、四色印刷彩色邮票、人工邮票校样、邮票打孔、切割、包装运送至邮局售卖,整个过程用时仅57分50秒,打破了此前的邮票印刷吉尼斯世界纪录,并将此记录缩短了25分钟。
在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的通信业不断遭遇冲击并快速萎缩之际,为什么列支敦士登对邮票行业依然情有独钟呢?这就要说到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因为在历史上,邮票曾挽救过列支敦士登的经济危机。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支敦士登的经济陷入严重萧条,时任国王法兹·约瑟夫二世灵机一动,将祖先珍藏的油画复制成邮票发行,由于画面精美且绝大多数人未曾谋面,因此在这个集邮界形成了轰动,购买这些名画邮票的集邮者络绎不绝,也由此令邮票收入大增,并进而缓解了经济的窘迫,此举也属世界罕见,成为了邮票拯救经济的佳话。当然这种情况发生在人口不多的列支敦士登,而如果换成人口超过百万的国家,那仍然是难以创造如此奇迹的。
应该说,列支敦士登的邮票还有一个奇特的功能——广告效应。倒不是该国的邮票印制了广告,而是大量国外的集邮者在收藏列支敦士登邮票后,其中的不少人对这个国家产生了兴趣和好感,也从邮票上认识了她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及社会体制等,于是乎邮票不仅成了神通广大的“广告商”,也变为了该国派往各国的“大使”,并每年吸引大量集邮者来观光旅游和参观邮票博物馆。
列支敦士登邮票发行态度十分严谨,除了印量和每年邮票枚数的控制外,邮票图案清新、色彩协调、印制精美等特色是俘获世界各地集邮者芳心的基础。在国际邮坛上,列支敦士登邮票负有盛名绝非哗众取宠,因为在国际邮展上该国的邮票就屡获年度最美邮票。如1981年奥地利维也纳国际邮展上,该国“四季之林”特种邮票的第3枚“秋林”,即被评为1980年度“最美邮票”。此外,列支敦士登的邮票题材主要以本国特别的风情、君主政体、历史、宗教、艺术、自然风光及人民生活为主,适量增加其他国家或民族的题材。譬如2011年开始,列支敦士登即以中国十二生肖为题材,发行了首枚龙年生肖邮票,这枚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邮票在设计上精雕细琢,大胆采用新技术,成为世界首枚使用激光镂空技术制作的邮票,而画面上浓烈的中国红、剪纸元素、汉字等元素与中国龙完美结合,也使得此枚邮票在2012年举行的第十一届外国最佳邮票评选中获得“最佳外国邮票”以及“最佳外国生肖邮票”的殊荣。
龙年邮票的发行,也标志着列支敦士登的邮票业开始进军中国,而近三十年集邮热度最高的中国,自然是其志在必得的市场。因此,近几年来列支敦士登的邮票发行部门不惜血本地在我国不少大城市大力宣传,以其获得国内藏家的青睐。当然,由于列支敦士登的邮票主要以出口为主,寄信消耗的为数不多,因此每种邮票的存世量不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增值幅度的大幅提升,而这也一个侧面反映出绝大多数购买列支敦士登邮票的集藏者,并非以增值为目的,更多的则是以收藏、欣赏和了解的角度衡量其价值。
赏析
列支敦士登-鲁本斯绘画
获奖的“秋林”邮票
蛇年小版张
龙年小版张
主权独立二百年纪念邮票
列支敦士登为王室收藏展发行小版张
贴士一
列支敦士登公国:位于瑞士和奥地利之间,面积160平方公里,南北长26公里,东西平均宽度约6公里,全国有3/4是山地。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9.8摄氏度。首都瓦杜兹。1719年6月建国,1866年宣告独立,1868年宣告永久中立,为君主立宪国,国庆日是8月15日。1924年起与瑞士结成统一经济区,1990年加入联合国,1995年加入欧盟。首都瓦杜兹的邮票博物馆享誉世界,加上精美的手工艺品,阿尔卑斯山秀丽的山色,古朴与现代相结合的城市风貌,精美的艺术珍品馆藏,特别是“袖珍国家”的魅力,吸引了各国旅游者。1950年9月14日与我国建交。
贴士二
2005年5月18日,中国与列支敦士登联合发行《绘画作品》特种邮票,全套2枚,名称分别为玉堂柱石图和壁龛花束图,邮票面值均为80分,发行量1165万套,志号:2005-9。这套邮票的第一图采用我国明代画家陈洪绶的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画具有很强的装饰韵味,通过描绘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将之透、瘦、坚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线条的勾勒富有特点,工整中不失稚雅,具有较强的木版画味道,形成了一种新的画风。第二图为列支敦士登BosschaertAmbrosiusd.A(博斯舍尔特)的一幅花卉作品,体现了浓烈的欧罗巴风格,其光和影的运用颇具功力。
编辑手记
年初本版制作了马年各国邮票赏析,读者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列支敦士登的马年邮票产生了兴趣,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该国邮票。而对于列支敦士登而言,其邮票的收入是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支柱,曾达到四分之一。究竟邮票在这个袖珍国家有着怎样的历史与意义,带着众多读者的期待,本报特别请撰稿人宝木老师为我们做了这期赏析,也希望大家在以关注邮票投资价值为主要目的的同时,更多的去关注其收藏价值。
市场方面,5月中旬已逐渐显露成交下降、人气萎缩和价格阴跌的“歇夏期”典型特征,惟一维持的则是出摊率没有明显回落。这无疑告诉人们,今年“歇夏期”又将提早来临,其时间点极可能就在5月末至6月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