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话: 采访稿刚完成,得到一个好消息,嘉峪关分行“企业文化价值驱动体系”荣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大奖。这是国家企业文化方面的最高奖项。这套方案也是张继刚制胜的独门秘籍。他以为客户、为社会、为员工、为建行创造价值为坐标,以增强三个能力,加快五个转型为纬度,设计了典型示范、团队管理、合规文化、业务推进、人本关怀、激励考核、慧馨服务和善创者新的文化理念;以“梦想、担当、力量、创新”为经度,为嘉峪关分行编织出一幅美好蓝图。
■ 本报特约记者 于亚彤
为我们采访组开车的是甘肃省分行的驾驶员,师傅在路上就和我们说:“嘉峪关的张行长,好人!”。两年前一天,师傅出差到嘉峪关行,晚上十点多,张行长到他房间,拿了半瓶澧原长生酒,坚持陪师傅喝两杯,因为师傅白天开车不能沾酒,又因天奇冷路途辛苦,喝两杯白酒,放松一下会休息得好些……
二十一年前,20岁出头的张继刚学校毕业,来到建行嘉峪关分行。美丽的嘉峪关让张继刚倍感欣喜和振奋。他从最基层的柜面工做起,打算盘、点钞、写数码字……师傅教得用心,张继刚学得认真。每天第一个到岗,岗前准备和岗后补缺少不了他,带他的师傅也非常满意。一年后,另一个重要岗位需要人,大家一致想到了他。说起这些,张继刚深有感触,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当你每天比别人多走一步,机遇来了你才能第一个抓住。他有过一年之内拿下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考试、中级职称考试的骄人战绩。说到职场生涯,张继刚充满感激之情,他说,人生的每个阶段,遇到的都是好同事、好领导,给了他无尽的关怀和帮助。因此,他也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同事。
柜面员工说:“张行长对我们关怀备至,每天一杯柠檬水、一个水果,食堂每天菜谱不重样……在这里工作,时时能体会到行里对我们的关爱。”青年员工说:“张行长的人材观让真正有能力的青年人很快脱颖而出!” 嘉峪关分行中层管理人员在全省是最年轻的,张继刚主政时开始搭建的“人才梯队战略”现在成功落地,更有利于打造长远竞争力。 营业部主任说:“和张行长在一起,时时刻刻都体会到他严谨、高效的作风以及搏命般的工作热情!”从得到有笔30亿元资金的信息起,到弄清资金来龙去脉、策划服务方案、开设基本账户、资金到账,总共只花了一小时。三年前,由张行长亲自操盘的这起营销案例,至今还在行内外传颂。副行长王晓蓉说:“张行长日常工作许多具体事情都要认真过问,比我们女同事还细心,他经营这个单位,如同经营一份感情,太用心太负责了……”。
张继刚是甘肃会宁人。童年时, 每天天不亮带上干粮,骑行30多里山路往返于家和学校。午餐是自带的冷馍馍,放学回家后便去5里外的地方担水,然后铡草喂猪,狼吞虎咽地吃碗“洋懒疙瘩”,便开始在煤油灯下苦读。童年时代的生活经历,赐予了他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脚踏实地、坚忍不拔也成为他人生的厚重底色。
员工董燕的手机里至今还保留着张行长发给她的短信。提起张行长,董燕会眼眶温热。上半年,家中四位老人同时住院,生活均无法自理,孩子才一岁,需要人照顾,董燕实在无法应付,提出辞职。张继刚了解情况后,立即向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工会等部门下“命令”:最短时间内为她制定解决方案!先给她调休一个月解燃眉之急,为老人联系医院进行治疗,将她调到离家最近的网点工作……小家庭的危机在行长的关心下顺利度过后,董燕给张继刚发了条长长的短信,表示感激,而张继刚短信回复鼓励她: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长期的基层工作,使他熟知员工冷暖,洞悉大家忧乐。对董燕的困难张继刚感同身受:“辞职后她拿什么抚养一家老小?组织出面帮助她解决困难是完全应该的。”
全行上下对张继刚的满意度颇高。“我们的员工,每个人手头工作量很大……双休日加班是常态,他们为工作付出了很多。我们所做的,就是尽量多地让员工满意,员工满意了客户就会满意,客户满意了业务就上去了。”他说。
面对未来,张继刚信心满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出台,作为长城文化与丝路文化交汇点的嘉峪关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站在新起点,扩大市场领先优势,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国家支柱产业的延伸、“文银通”平台、文化产业基金……许许多多项目产品等着我们去创新开拓、做大做强……许多金融单位想挖走我们建行员工,可我们嘉峪关分行极少有员工选择离开!有这支忠诚的员工队伍,我干什么都有信心和把握……”(建行江苏省泰州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