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

空间

发布时间:2015-10-14

第三站:徒步Fox Glacier

 

 

 

 

 

游览时间:半天左右

费用:400纽币/

 

Fox Glacier,因威廉姆·福克斯爵士而得名,从1869年到1872年,他一直担任新西兰总理。冰川从南阿尔卑斯山脉南麓淌下,一直延伸到距海平面仅300米处的温带雨林。

新西兰有大小3100个冰川,海洋性冰川,海拔高度比较低,旅行者很容易到达。它们是千百万年前形成的,也都是缓慢移动的,所以也叫冰河。冰洞里的那一抹幽幽的蓝色,晶莹剔透,有些地方仍在缓缓流淌,如珠帘般落下,在这里,可以找到一切关于蓝的最美的形容词。

FoxFranz Josef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与雨林相连的冰川中的两个,另一个是位于阿根廷的Perito Mereno Glacier,因此十分具有观赏价值。徒步福斯冰川有三种方式:1,坐皮划艇在山底的冰河一带欣赏冰川奇景;2,从山麓开始直接徒步,分为半日游和全日游,价格便宜且不受天气影响,但对体力要求比较大;3,直接坐直升机到山顶开始冰川徒步,景观性和享受度最高,冰川公司会提早挖好道路,只要跟着向导一路前行就好,但受天气影响极大,所以只能起飞前15分钟才能得知是否成形。我们当然选择最后一种方式,省时省力又能最大限度的观赏到冰川奇观。很幸运的在215分通知可以按时起飞上冰川。于是,一行人在专业向导的带领下做了安全知识宣讲后便等候前来接我们上山的直升飞机了。

到达冰川上,由向导带路,不停的为我们开道。在坡道上,就用铁锹撬出楼梯一样的雪路。看到一些冰洞,向导会先过去看看有没有危险,确认安全后,便让我们一个个排队进去拍照。在冰川上行走并不容易,需要套上了冰爪的登山靴,还必须每一步都用力向下蹬,冰爪才能插入冰面。

最后可称为一段惊险体验:钻冰洞。起初没看出什么玄机,就是拉着绳子钻个洞而已嘛。谁知在洞里,整个人必须低位的匍匐前进,而冰面湿滑,完全无法借力,唯一可以借助的就是那根麻绳,而洞内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在蜿蜒的洞里抓着绳子在冰面往上滑。难度之高,可想而知。在钻出洞的一瞬间,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是最后一项了,因为全身上下,从外到里,已经没有一处是干的了,随便哪里都能捏出一把水。不过,这样的体验,刺激、欢乐,也将是终生难忘。图文/冰蓝

 

 

立达苑 · 俞可

半个外交家的母校情结

    70年前,19451024日,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其标志为《联合国宪章》生效。该宪章于当年426日在联合国制宪会议上签署。签署序列按四个发起国即中、美、英、法的英文字母,中国列于首位。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者为中国代表团代理团长顾维钧。这位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万万未曾料想的是,联合国总部1949年落户纽约,他的第二故乡。坐落于纽约曼哈顿的这所私立常青藤大学豪杰俊才济济,诺奖得主辈出,但在校长眼中,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非顾维钧莫属。

    顾维钧1888年出生于上海嘉定,父为金融家。在哥伦比亚大学,1904-1912年,顾维钧完成从本科到博士的学业。毕业当年,24岁的顾维钧即刻出任大总统袁世凯的英文秘书,随之,仕途风生水起,官至北洋政府国务总理。顾维钧的伯乐与仕途守护神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唐绍仪,哥伦比亚大学校友。唐绍仪对顾维钧垂青有加,视如己出,甚而招其为乘龙快婿。民国时期流传三大美男子之说,顾维钧与与汪精卫、梅兰芳并列。当然,顾维钧绝非靠脸吃饭。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期间,顾维钧便光彩四溢。他曾率本校学生辩论队出征常春藤盟校校际辩论赛,荣膺大奖;他成功竞选学生媒体百年老店《瞭望者》主编。然而,顾维钧最为华彩的人生篇章并非书写在1945年的旧金山,而是在1919年的巴黎。

    出席1919年巴黎凡尔赛和会,北洋政府派出陆徵祥、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成的五人代表团,顾维钧资历最浅,身份为驻美公使。向和会最高机构十人会报告山东问题之际,其他四人相互推诿,日本代表牧野愈发肆无忌惮,放言日本要无条件地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利益,即维持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临危之际,顾维钧挺身而出,义正辞严道:东方的孔子好比西方的耶稣,孔子诞生地山东也就如同耶路撒冷,是东方的圣地。因此,中国绝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撤冷!语惊四座。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理等各国首脑为之动容,纷纷上前握手以表敬意。顾维钧第一次对列强抛出字,斩钉截铁,大义凛然,也就此一鸣惊人。在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就山东问题舌战日方36次,据理力争,威震国际政界,享有民国第一外交家之誉。此乃后话。

    弱国无外交。内忧外侮的旧中国只因崭露一个顾维钧而改写此条铁律。以铁骨铮铮之浩然正气,顾维钧在国际政坛长袖善舞,纵横捭阖。唐德刚,哥伦比亚大学校友,因撰写《张学良口述历史》、《李宗仁回忆录》、《胡适杂忆》、《顾维钧回忆录》而开创中国口述史研究。这位历史学家曾断言,百年中国仅出两个半外交家,一为李鸿章,另一为周恩来,而那半个即顾维钧。屈尊为半个外交家,出于他都是为人作嫁,奉命工作,自己一辈子也未曾享受过决策权。但顾维钧无悔,更是无愧于母校。

    中华百年留学史,哥伦比亚大学独领风骚。该校中国学子星辰璀璨,如顾维钧、陶行知、郭秉文、陈鹤琴、蒋梦麟、胡适、马寅初、冯友兰、任鸿隽、冯友兰、吴文藻、徐志摩、潘光旦、潘序伦、朱经农、刘湛恩、欧元怀、陈裕光、杨荫榆、俞庆棠、陈焕章、严鹤龄、侯德榜以及孙科、宋子文。他们多半效力祖国教育事业。显然,该校教育学院首屈一指,因名师约翰·杜威而为全球教育家竞相朝圣。仅在20世纪上半叶,该院便培养1000余名中国留学生,其中获取博士学位者多达45名。于是,让亲历亲为的近现代史教育下一代,驰骋国际政坛70多载的顾维钧倍感责无旁贷。

    1960年,耄耋顾维钧重返母校,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唐德刚合作,花费17年时间用英语口述历史达500小时。最终于1967年,煌煌13大卷500余万字的《顾维钧回忆录》问世。就在那年,顾维钧决意在纽约安享晚年,永远依偎在母校身边。顾维钧90寿庆在哥伦比亚大学新落成的国际事务学院礼堂举行。2012921日,哥伦比亚大学在图书馆举行招待会,为107岁的顾维钧遗孀严幼韵贺寿,实则以展出该馆收藏的顾维钧档案致敬昔日学子。

    虽为半个外交家,却以一生做个哥大人

 

 

草垛 · 金钱草

无攻略出行

谁说自驾游必须做攻略?俺们一家三口,俩深度路痴,只有闺女能分出东南西北,俺还是这次去长白山,才把黑龙江和吉林的方位矫正过来;老公前不久还在自己村里迷了路,深更半夜,像只迷路羔羊被人用拖拉机导出小巷……但这并没动摇俺们出行的信心和勇气,而且说走就走,从来不做攻略。

    至于去哪儿、看啥,都随机而定。这次去长白山,头天还在为去宁夏还是内蒙举棋不定,第二天已连人带车摆渡过海,奔驰在辽东半岛了。至于长白山长什么样?路怎么走?吃哪?住哪?俺们坚信旅行才是硬道理,旅行带来问题只能靠旅行去解决。

    太完美的攻略,风光已印在脑子里,出行就变成了印证,而俺们这种盲游,看什么都像发现新大陆,一路都是视觉冲击。这次一入长白山口,只见野花开满野坡,野坡之上,群峰怀抱的天池,像一个冷艳的绝世美人突然出现在眼前。很庆幸没提前看图片,要不幸福感会大打折扣。

    每次回来,都有一群人来咨询,无非是怎么走?怎么吃?怎么住?俺一般都先声明一下,现在不是李白、武松那个时代,是条路就难于上青天,过个岗还要打老虎,然后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一定要相信政府相信党,相信咱们缴纳的养路费大部分都用在了社会主义金光大道上,只要不是去挑战生存极限,祖国大部分河山根本用不上越野车。至于吃住就更不用担心,只要不坚持野外生存,几乎没机会体验风餐露宿。作为中国最古老行业,饭店、客栈、农家乐已遍地开花,俺们到长白已是深夜,敲开一家旅店,老板娘一看不再有客人,豪华套间130元就成交了。这价格就是提前三年做功课,也一定订不上。

    而且俺们还有三件神器在身,走遍天下都不怕。第一件当然是导航仪,虽然它常出其不意把人导入玉米地,但99%是指向目的地;第二件是老公强大的拉呱功能,虽然在家聒噪得俺心烦意乱,但一出门就派上用场,可及时补位,弥补导航的缺位,且屡立奇功。第三件是一张全国地图,可直观地确定在祖国的准确方位。这次拿着它问路,一长途司机愣是找不到高速公路,当知道这是闺女启蒙读物时,五体投地说:真萌啊,带着15年前地图出门!

    一路的惊喜就不用说了,俺们一般去时都奔着一个目标,回来时则随机而动,事先根本想不到会有什么风景。那次去稻城亚丁,从川藏线进去,回时临时起意,从滇藏线返回,洱海、丽江、黄果树、橘子洲头、岳麓书院…..这是关在家里想破脑袋都想不出的完美攻略。

    从长白山下来后,俺们去了素有北方小九寨之称的长白十五道沟,然后顺鸭绿江而下,从临江、集安、丹东、大连返回。一路好风光自不必多说,沿途小酒窑让人惊喜不断,俺们一口气打了60斤高度酒,在大连上船时,差点被安检员扔到大海里。最令人兴奋的是,竟然看到江对面金家二代的挂像,要不是他俩强行拦住,俺差点去拜见了三胖。

    长白山之行,让俺对东北人有了全新认识:个个热情似火,问个路,恨不得亲自送过去,吃个饭都是大盘大腕,在通化一家号称天下第一辣白菜小店,老伴娘又赠送老豆腐,又赠送香葱豆腐渣,又赠送辣白菜,把人都撑出了眼泪;个个仗义疏财,而且主动帮咱们省钱,跟集安人打听景点,不管是谁,都会反复叮嘱:丸都山城从外面看看就行啦,千万别买票!好太王碑你去网上查查就行了!俺执意要去将军坟看看,导航把俺们导到一片玉米地,一老农张口就问:你们是鲜族人吗?常有韩国人在坟前唱歌喝酒,喝多了就大哭,不是就别花那个冤枉钱了!老公只好说:俺们是将军后代,特意来祭祖的!碰到这么实在的老百姓,想花钱都不好意思。

回程走到金州,已是晚上八点,整好碰到修路,施工人员一阵瞎指挥,俺们开到了荒郊野外一片树林里,突然冲出辆摩托车,俩光着膀子小伙子,一骑一坐,俺心想:完了,遇到打劫了!哪成想人家拍拍窗,左拐右拐,把俺们送到了大路上,后座青年还跳下车,一抱拳:前面红绿灯左拐,一路顺风!俺心里顿时响起了雪村像被门挤了一样的歌声:俺们那嘎都是东北人…...俺们都是活雷锋!

 

 

世说新语 · 辛宇

好奇与探索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好奇与探索,好奇驱动探索,而探索带来更多的好奇,在如今这个全民创业的互联网时代,好奇与探索的精神更需要重拾起来,为了人类的今天,更是为了人类的明天。

    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汉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标志着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也标志着中世纪黑暗时期的终结,科学与艺术的突破进一步加速了宗教统治的让位,人类社会也从此进入了好奇与探索的浪漫时期,走出家门去寻找和发现新事物,探索新世界。

    《好奇时代:浪漫主义一代如何发现科学的美丽与恐怖》是美国《纽约时报》评选的2009年十大好书之一,在这部知识史中,作者带着对科学的好奇和诗意的想象,精彩地再现了人类文明史上那一段辉煌灿烂、激动人心的年代。年轻的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班克斯,继承了父亲留下的一大笔财产,于1769年,随从詹姆斯·库克船长,踏上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岛,带着寻找人间天堂的梦想,开启了一断充满着戏剧冲突的科学之旅。班克斯不虚此行,发现许多新物种,为植物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回国后,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继续为科学发现努力。

    科学与浪漫密不可分,浪漫主义时期奠定了现代科学发现的基础,起初那些强调观察和实验解释并预测真实世界的学者被称为自然哲学家,1834年剑桥大学历史学家,哲学家威廉·胡威尔认为这些人带有浪漫气质,同艺术家相似,首次称这些人为科学家,同英文中艺术家Artist一词后缀相同的Scientist成为英文中的新名词。因此,浪漫主义时期不仅诞生了诗人、作家和艺术家,还有科学家,他们用浪漫的情怀和科学的理论去抗击宗教的愚昧,从另外一个方面,诗人柯勒律治和济慈的诗歌对科学家们产生深刻影响,激励着科学家们让世界更美好的信念。

    科学巨匠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伟大证明了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灵魂。

    对宇宙的探索是人类的终极使命,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宇宙边缘之旅》,通过哈勃空间望远镜记录的影像展示了远距离天体的科学与历史,影片从最近的月球开始,到太阳系、银河系以及目前可以认知和想象的宇宙边缘。这些不可思议的奇观带给我们更多难以用现代理论解释的疑团。135亿年前大爆炸那创造性的一瞬间,产生了空间、时间、物质和宇宙本身,至今我们仍可以从无线电中的噪音,电视机出现的雪花感受到那次大爆炸发出的光线的传播。

    每当我们在夜晚仰望天空,心中总是充满着好奇,那漫无边际的宇宙是友善还是充满敌意,我们所居住的这个温暖、熟悉的地球的命运靠什么支撑着,摧毁宇宙的力量何在,宇宙的终极命运在哪里?

    银河系有多少个黑洞?黑洞内部好像已经没有已知的物质,没有时间、空间,所有物理学定律在这里全都崩溃,宇宙真是一个美丽而恐怖的新世界,探索宇宙是为了更好地审视地球的命运,宇宙中有数十亿甚至数兆亿颗恒星,恒星的数量比地球上所有沙滩上的沙粒数量还多,它正在等待地球上更多的牛顿和爱因斯坦,也呼唤着新时期好奇与探索的激情,去探索人类的未来。

    社会科学方面,在全球各国沉迷于经济增长指标时,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凭借自己的好奇与思考,发现当今世界再次出现19世纪欧洲,也就是马克思所处年代的现象,一些人依靠着上辈的遗产过着奢侈的贵族生活,产生了新的贫富不均。尽管他所著的《21世纪资本论》一书在论证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缺陷,但他提出的深层次问题具有普遍意义,如何在财富积累已达到相当程度的今天,平衡公平与正义,收入与分配,经济发展与大多数人利益的关系。皮凯蒂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为经济繁荣表象所迷惑,而是从人类发展的角度去探索,重新拾回自己的使命以及永恒的内在价值,激励更多人的勤奋、努力工作,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完善和进步。

乔布斯对自己的警示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强调的也是好奇与探索,宇宙在变化中,如今更需要我们发扬和继承18世纪浪漫主义时代的探索与发现精神,去了解这个让我们即熟悉又陌生的未来世界。

字体: